面对炎炎夏日,外国语学院今年夏季学期推荐学子“书式”度过。“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除了纸上的经典著作,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能力的“大无字书”更需要莘莘学子破读研习。
“读得进去,演得出来”
“《达洛维夫人》里主人公最后自杀的悲剧现象你怎么看?”“我觉得这得结合一战后的英国社会巨变和主人公的成长背景与家庭背景来综合考虑,我总结了四个方面,具体是……”这种讨论是夏季学期外国语学院课堂上每周都会上演的情景。各专业学生根据专业特色,结合教师推荐,每周都会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就本周的读书内容交流讨论,在思维的碰撞和老师的指导下将外文经典读细、读薄、读透,使阅读更有趣味和深度。
与此同时,将名著搬上舞台也是外院学子“书式”夏季学期的重要实践。今年,4部完全由学生自导自演的英文话剧将面向全社会公演,这也是英文话剧展演活动面向社会开放的第二个年头。“我们彩排了20多遍,英文台词已经烂熟于心,我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不少呢!”简颂在《妈妈咪呀》中饰演男主角之一的旅游作家比尔,借此机会他将英文原著通读了几遍,原声电影也看了不下10次,反复拿捏人物的性格与神态。简颂说,通过此次话剧展演,他走入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随着人物命运的起伏他仿佛也感受着“人生的历练”。英文话剧展演作为“英语技能翻译实践”课程安排在夏季学期,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将“演话剧、修学分”和外院学子将书中文化搬到讲台的想法落实到舞台。
除此之外,日语、俄语、法语、德语都有各自话剧编排和展演课程活动。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表示,“话剧是南开的传统,也是外国语学院的传统。从八十年代起多语种话剧《雷雨》的国外展演就为南开外文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话剧排演是锤炼语言学习极佳的方式,值得弘扬和传承。”
“他山石攻玉,朋辈无字书悦读”
外国语学院报告厅在夏季学期,是每年最“热闹”的一段时间。这里每天都会有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的专家学者给外院学子带来创新能力培养的讲座,从“译者的语言与修养”到“联合国翻译漫谈”,从“翻译的符号学思考”到“诗歌翻译的准确性指数和随意性指数”,每个专业至少10场创新训练讲座,将在“思想碰撞”中引领外院学子创新性思维与创新学习方式。
在享受学术盛宴后还有“饭后甜品”。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听完讲座之后,都要选取其中一两场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并撰写学习心得、研究报告。对同一讲座感兴趣的学生还会主动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通过导师指导、头脑风暴、资料查阅、拜访专家等形式进行课题自主创新性研究。外国语学院2013级俄语系学生仝飞说,自己在参加完由英国杜伦大学和阿伯丁大学翻译与口译硕士研究生主任谢尔盖·丘列涅夫的《俄罗斯语言文化与翻译史》讲座之后,深受启发,使自己对俄语的学习兴趣倍增,主动参加了会后的专业师生研讨,目前正在积极研究18世纪俄罗斯翻译的课题研究,在讲座、座谈、研究中自己的俄语知识和实践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炼火眼金睛,读职场圣经”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夏季学期的外国语学院沙龙,“火爆”是最恰当的。夏季学期这里主要汇聚“职场资源大讲堂”活动。学院深入调研,结合学生之所需精心设计,打造“HR有约”“行业精英面对面”“女性求职辅导季”和“对话校友”四大栏目,邀请职场人士与在校生共话大学成长与职场心路,这种“真人图书馆”的形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读”到社会这本大书,了解社会百态,摸清各个行业的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在忙着为学生们“请进来”优质资源的同时,学院也在积极地通过“VIP预约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参与其中的教师均取得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认证的生涯教练(BCC)证书,并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担任生涯教练,有多年就业指导经验。他们一方面通过目标细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另一方面整合资源,联动校企助力职业发展。外院2012级本科生孔德蔚表示,“今年夏季学期与辅导员在职业规划方面的互动使得自己受益匪浅,让奋斗更有方向和针对性,愈发接近目标。计划大三夏季学期再和辅导员就求职技巧做更深入交流”。
“还原语境,品读异国书”
借助语言优势,积极联系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游学”也是很多外院学子夏季学期不二选择。今年,近40名外院学子通过校院两级平台提供的国际交流项目,将前往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雷恩高等商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日本东北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高校进行暑期项目集训和学习,体验异域文化和各个国家顶尖高校的教育教学,在国外高校这本“大书”里尽情汲取营养。
其中,19名日语专业学生跟随专业教师将前往日本东北大学参加永旺-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教育实践行活动,除了专业课程学习之外,还将体验到日本和服、茶道等传统文化,3-5人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同一话题进行调研、信息搜集和主题发表,增强了实践内容的丰富性。他们还将先后走访浅草、涩谷、秋叶原等地,对传统与现代日本都市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按照出国前拟定的课题开展调研工作。实践队成员王晓琳表示,她对夏季学期到日本游学非常期待,必将加深对日本国情以及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找到自身差距,明确了今后的学习目标。
南开大学的夏季学期如约而至,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段“黄金时光”让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生涯规划意识养成和国际化视野拓展等方面舒适而又“书式”地度过,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
(南开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