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梦晨)10月31日上午,意大利帕尔马大学副教授西蒙内·费拉里为南开大学师生带来主题为“天才达芬奇的传奇人生”专场学术讲座。该讲座作为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合办,2017级意大利语专业本科生黄华珍担任翻译。
费拉里副教授用达芬奇的肖像画引入,为大家讲述了作为画家的达芬奇一生坎坷的创作经历。他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两幅15世纪带有典型佛罗伦萨地区绘画风格的作品,作品中人物轮廓清晰,庄重典雅。随后,他为大家介绍了作为学生的达芬奇与老师韦罗基奥一同完成的画作《基督受洗》,画中的小天使和自然风景由达芬奇完成,达芬奇也是首先将自然风景作为背景创作到绘画作品中的画家。之后,费拉里副教授将波提切利的作品《圣母子》与达芬奇的作品《三王来拜》进行对比。波提切利画作人物清晰、色彩明朗、简单易懂,是当时佛罗伦萨地区画作的典型风格,深受劳伦佐·美第齐和当时教皇的认可;而达芬奇的画作则色彩昏暗单调,空间结构上也没有采用透视法进行处理,画中人物身份不明晰,带有神秘色彩,并且达芬奇在画作中增添了对人物情绪和神态的刻画,但这种开创性的画法并不被当时的教皇、赞助者和大众所理解。同一时期,波提切利可以为教皇和美第齐家族作画,而达芬奇只能为佛罗伦萨地区一些不出名的家族作画,由于自己的艺术才华不被认可,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来到米兰。
费拉里副教授又将达芬奇在米兰期间创作的祭坛画《岩间圣母》和皮埃罗·弗朗切斯卡的一幅作品进行对比,达芬奇与弗朗切斯卡都是来自托斯卡纳大区的画家,但绘画风格迥异。弗朗切斯卡沿袭了传统的托斯卡纳地区绘画风格,画作中人物刻画明晰、以建筑为背景、严谨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画法,整幅画作庄重美丽。而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则是以自然风景为背景,且画面中主体人物位置不突出,人物关系神秘难懂。达芬奇没有采用传统画作中耶稣位置高于施洗者圣约翰的处理方式,而是将耶稣画于位置最低的画面右下角,这在当时也是不能被教会所接受的。达芬奇的绘画风格独特且富有开创性,但这使得他并不能被同时期的执政者所理解,即使来到米兰达芬奇也依然没有受到重用,直到《最后的晚餐》问世,达芬奇才被世人所认可。《最后的晚餐》历时七年创作完成,达芬奇采用了不同于以前的壁画绘制方法,并且一改之前画家将犹大画于众人对面,将其身份突出的处理方式,他将犹大画于众人之间,为画作增添了几分神秘性,并且对众门徒的神态、动作进行重点刻画,观者甚至仿佛可以从画作中听到画中人物的讨论声。最后,费拉里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他介绍道,通过瓦萨里的记载后人可以确定这幅画的确为达芬奇所作,画中人物是一位商人的妻子,这位商人为庆祝妻子平安分娩而请达芬奇绘制一幅肖像画。但创作完成后画作并未得到商人认可,因为画中女子的形象和商人的妻子并不相像,并且画中没有珠宝首饰、金币财宝等象征商人妻子富贵身份的元素。最终这幅画没有被商人所接受,而是被达芬奇带到了法国。
通过本场讲座,同学们了解到了达芬奇作为画家的伟大天赋和开拓性创作,尽管其创造性的画法在同时期不被广泛认可,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后人的研究,人们最终开始欣赏和理解达芬奇和他的作品。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与费拉里副教授就达芬奇在解剖学研究中的地位、达芬奇的诞生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达芬奇对后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场讲座除意大利语专业的师生外还吸引了生物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文学专业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参加。费拉里副教授的讲座清晰易懂,富有激情,老师和同学们都从讲座中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