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琴做客南开外文戏剧课讲授“舞台的正确表达”

时间:2025-04-29浏览:10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铭璐  石雨晨)4月24日下午,一场戏剧艺术的深度交流活动在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417教室热烈展开。国家一级演员温丽琴受邀为全体“外文戏剧”课程选课学生及外文剧社学生带来“舞台的正确表达”专题指导,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戏剧知识盛宴。讲座由翻译系教师石雨晨主持,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相羽,意大利语系外教乐小悦、英语系外教金英乔、外文剧社学生以及来自英语、翻译、意大利语、俄语、日语专业“外文戏剧”课程的学生参加讲座。

多维剖析:专题讲座深度解构戏剧表演核心

  讲座伊始,温丽琴老师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从多个维度对戏剧表演核心要素展开深度剖析。在演员素养与准备层面,她着重强调台词与声乐基本功的基石作用,点明气息运用是台词表达的精髓所在;针对人物理解,她要求演员深入角色肌理,精准锚定人物关系与行动轨迹。谈及表演心态与技巧,面对学生常见的紧张困境,温老师鼓励大家以自信为帆,在表演时全神贯注倾听对手台词,实现全身心沉浸式演绎。


畅所欲言:互动问答环节激荡思维火花

  问答环节现场气氛热烈,现场师生们纷纷踊跃提问,将戏剧排练过程中积攒的困惑一一抛出。意大利语系同学就《雷雨》第四幕中周萍角色的情感把握提出疑问:“在与鲁大海的对手戏中,该如何准确诠释周萍复杂的内心世界?” 温丽琴老师结合剧情,从角色定位和戏剧冲突出发进行解答。她指出,表演时需通过台词节奏变化和肢体语言共同传递角色的内心活动,演员需要在厘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消化理解,在表演中融入相应纠结与无奈的情感。


  从表演细节的雕琢打磨,到复杂角色的情感细腻处理,温丽琴老师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的艺术视角,耐心细致地逐一答疑解惑。她的解答如拨云见日,为同学们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思维的火花在一问一答间激情碰撞。

量身定制:特别指导助力剧社剧组精准提升

  讲座之后,温丽琴老师针对翻译系与外文剧社共同创作的新剧《木兰》展开量身定制的特别指导。活动现场,《木兰》剧组首先进行了剧本第一幕的围读,演员们用饱含热情的演绎,展现出木兰替父从军前的生活场景与内心纠结。

  围读结束后,温老师立刻展开针对性指导。在表演的案头工作及基本功训练方面,温老师对照剧本第一场的内容,强调声音训练需贴合角色性格;台词处理上,要注意台词的韵律感,让每一句对白都充满古典韵味。围绕人物塑造及准备工作,她结合木兰女扮男装的特殊设定,现场示范如何通过形体动作区分不同身份状态,如何用肢体语言强化角色特征。

  在讨论戏剧演出排练环节,温老师以自己的舞台与导演经验分享了道具服装的创新运用思路;对于舞台灯光设计,她指出在剧情的关键节点,可利用光影变换,突出角色的内心变化。同时,反复强调演员在排练时要保持专注的表演态度,每一次对戏都是打磨角色的机会,需全情投入,不断优化表演方法。温老师毫无保留地分享的这些宝贵经验,为剧组的成长发展精准赋能。

  在本次专题指导活动中,温丽琴老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积累,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们倾囊相授珍贵的戏剧表演知识与经验。一直以来,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始终将外文戏剧教育置于重要位置,把戏剧育人纳入育人工作的核心板块,专门开设“外文戏剧”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采用教学与实践并行的课程化模式,致力于让学生通过戏剧学习外语,同时培育一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精品外文戏剧项目,助力中国戏剧走向国际舞台。今年,意大利语、俄语、日语专业延续传统,共同对经典剧目《雷雨》开展编创、翻译、学习与表演工作;翻译专业(英语)、外文剧社及英语专业学生则另辟蹊径,以新编剧目《木兰》为载体,通过戏剧形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戏剧传统,弘扬南开戏剧文化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推动中国戏剧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