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李民

职称:教授

研究中心:语言学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语用学、外语教育学


电话:

电子邮箱:limin@nankai.edu.cn

办公地址:

  • 个人简介
  • 科研成果
  • 社会兼职
  • 教授课程
  • 荣誉称号
  • 李民,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兴趣为语用学、外语教育学等。
    工作经历

    2008-2019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语用学研究所所长;

    2019-至今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98-2002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

    2002-2005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7-2010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3-2014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英语系,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6-2018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





  • Ø  项目主持

    1.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般项目“系统哲学视域下的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研究”(编号:19BYY225),主持人,在研(2019-2024);

    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编号:18YJC740036),主持人,已结题(2018-2020;免于鉴定);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学术语篇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研究”(编号:12YJC740047),主持人,已结题(2012-2016;免于鉴定);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60批面上资助项目“我国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研究”(编号:2016M600959),主持人,已结题(2016-2018);

    5. 天津市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课题,“技术化背景下的语言学高精尖外语人才研究素养提升模式研究”(编号:TJYG026),主持人,在研(2023- );

    6.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语学术语用能力研究”(编号:11YYC012),主持人,已结题(2011 -2015);

    7.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第九批重点课题“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编号:ZGWYJYJJ2018Z05),主持人,已结题(2018-2020;优秀);

    8.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第十一批重点课题,“课程论视角下的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编号:ZGWYJYJJ11Z002),主持人,已结题(2022-2024;优秀);

    9. 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大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研究”(编号:ZB21BZ0327),主持人,已结题(2021-2023


     


    Ø  论文发表

    1. 2025, In the wild? Evaluat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onversation openings and closings in EFL/ESL textbooks [J].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86, https://doi.org/10.1016/j.linged.2025.101392 [作者排序1/2,SSCI]

    2. 2024,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A Guide for ESL/EFL Teachers [J]. Applied Linguistics, https://doi.org/10.1093/applin/amae016. [br, 作者排序1/2, SSCI]

    3. 2024, Do sitcom conversations fully depict those in natural settings: A corpus-based lexical analysis [J]. Sage Open, 14 (2): 55-64.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241240822 [作者排序1/2,SSCI]

    4. 2024, Other-correction and epistemic imbalances i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J]. East Asian Pragmatics, 9(2): 323-345https://doi.org/10.1558/eap.27264 [作者排序1/2, ESCI]

    5. 2024, Unpacking tranlanguaging in refusals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s [J]. Multilingua, 4: 1-37.  https://doi.org/10.1515/multi-2023-0071. [作者排序2/2, SSCI]

    6. 2021, English major education in China: A chronological analysis [J]. Omonazei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Philosophy and Translation, IX: 70-87. https://doi.org/10.7764/onomazein.ne9.05 [作者排序1/2;SSCI]

    7. 2025,外语教育学视角下我国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南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1:34-44。【独著,CSSCI

    8. 2025,外语教育学:为何与何为[J]。当代外语研究,1:25-33。【独著,CSSCI扩展版】

    9. 2025,大学生数字化外语教材使用动机对学习投入影响研究——基于ARCS模型的分析[J]。外语研究2:62-68。【CSSCI扩展版;作者排序2/2,学生第一作者】

    10. 2024, 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与目标[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65-68。【独著,CSSCI

    11. 2024,“外语教育学研究”专栏主持人语[J]。山东外语教学,5:49。【独著

    12. 2024,构建中国特色外语教育学“三大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828A04独著

    13. 2024,创新评聘机制 助力青年教师发展[N]。21世纪英文报,2024年12月16日第2版。【独著】

    14. 2024,新时代外语教育学的使命与担当——第二届外语教育学学术论坛综述[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4:107-112。作者排序1/2,学生第二作者

    15. 2024,解构与重塑:“后字幕组时代”的中国影视翻译[J]。翻译界,1:82-97。作者排序2/2

    16. 2024,语用学研究的新发展:变异语用学学科现状与研究趋势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4:41-52。【作者排序2/2

    17. 2023,我国不同层次、性质和地域高校外语教育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5:1-13。【独著,CSSCI

    18. 2023,国外二语句法-语用界面习得研究:生成语法视角[J]。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85-97。作者排序2/2,学生第一作者]

    19. 2023,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思政设计研究[J]。双语教育研究,3:13-19。作者排序2/2,学生第一作者

    20. 202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演变与发展:阶段、特征与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J]。外语教学,1:69-74。【第二作者,CSSCI】

    21.  2021,外语教育学与相近学科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1-11。【独著;CSSCI

    22. 2021,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问题研究:外语教育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121-29。【第一作者;CSSCI

    23. 2021,《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语用能力量表效度研究——以写作有关描述语为例[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49-18。【独著】

    24. 2021,高校外语教育研究专题主持人语[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545。【独著】

    25.  2020,中外英语教材中的语用知识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6122-133。【第一作者;CSSCI,学生第二作者

    26. 2019,语料库语用学研究的国际热点解析[J]现代外语1806-817。【第一作者;CSSCI

    27. 2019,试论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J]中国外语523-30。【第一作者;CSSCI

    28. 2019,英语请求言语行为修饰语变异研究[J]语用学研究8113-130。【第一作者】

    29. 2018,关于构建外语教育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7-14。【第一作者;CSSCI

    30. 2018,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特点与趋势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1-8。【第一作者;CSSCI

    31. 2018,系统工程视域下外语教育学学科体系架构及其特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43-8。【第一作者;CSSCI

    32. 2018,英语学术语篇互动性研究——以第一人称代词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18-23。【第一作者;CSSCI扩展版】

    33.  2018,《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教学语用学》导读 [A]。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独著】

    34. 2018国内外语类核心刊物中语用学研究分析[J]外国语文研究1102-115。【第一作者】

    35. 2017,论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5732-742。【第二作者;CSSCI

    36. 2017,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解析[J]外语教学11-5。【第二作者;CSSCI

    37. 2017,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语法能力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外语345-54。【第二作者;CSSCI

    38. 2016,中国大学生英语课堂语用知识输入与语用能力发展关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449-55。【第二作者】

    39. 2016,创建外语教育学学科时机已成熟[N]光明日报20161018日。【第二作者】

    40. 2016,“教学理论”“教学流派”和“教学方法”概念之辨[J]中国外语356-64。【第二作者;CSSCI

    41. 2016,美版《甄嬛传》折射出的美国视角及其对国产影视剧“走出去”的启示[J]四川戏剧378-80。【第二作者;中文核心】

    42. 2015,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7-12。【第二作者;CSSCI

    43. 2014,陌生化和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解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645-50。【第二作者】

    44. 2013,英语专业学生习得会话增量语用功能研究[J]外语教学169-72。【第一作者;CSSCI

    45. 2013,社会行为论:会话分析的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61-5。【第二作者;CSSCI

    46. 2013,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娱乐化改写——以《黑衣人3》和《马达加斯加3》的字幕翻译为例 [J]中国翻译3105-109。【第二作者;CSSCI

    47.  2012,英语会话增量现象的界定:问题与建议[J]外国语263-70【独著;CSSCI

    48. 2012,语用能力分析框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50-56。【第一作者;CSSCI

    49. 2011,英语会话增量的语用功能研究[J]现代外语3245-253。【独著;CSSCI

    50. 2009,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119—124。【第一作者;CSSCI

    51. 2007,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程度及其能力调查[J]中国外语635-41。【第一作者;CSSCI

    52. 2007,英语专业学生习得话语标记语WELL语用功能之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21-26。【第一作者;CSSCI


    Ø  专著出版

    1. 2022,《二语语用能力理论与测试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主编】

    2. 2017,《二语语用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一作者】

    3. 2011,《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习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独著】


    Ø  专著参编

    1. 2025,外国语言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编,负责“第4章 文献研究法”)

    2. 2021,语用学新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参编,负责第一章3-6

    3. 2018,汉语语用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参编,负责第八章“会话组织”

    4. 2013,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参编,负责第十五章“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与语法意识研究”

    5. 2012,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英语使用及其本土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参编,负责“第3章英语在中文报纸中使用情况调查”

    6. 2011,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参编;负责“第十一讲:会话分析”

    7. 2008,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编,负责“第5章文化认同与语码混用”


    Ø  教材编写

    1. 2025,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实用教程(第二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 2012,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使用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3. 2008,表达英语综合教程(1)(学生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理事;

    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



  • 本科生:语言学概论、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学习、外国语言学导论。

    硕士生: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博士生:语际语用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 2011年,江苏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2012年,镇江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2年,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3年,镇江市优秀科技论文(专著)成果奖三等奖;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2018年,镇江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2年,天津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