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02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2-2006 日本东北大学大学教育中心讲师、副教授
2006-今 南开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教授
1985-1989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 本科
1989-1991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硕士
1998-2002 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学科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室 博士课程修了
1999-2002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博士
![]() 王新新职称:教授 研究中心:东亚文化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 电话:13114881365 电子邮箱:xxw222@sina.com 办公地址:南开大学七教314室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直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及中日比较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迄今出版专著两部,译有大江健三郎等日本当代作家作品和日本学术著述10部近200万字,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另有文学访谈和文学随笔若干,发表在《光明日报》、《联合早报》等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报刊。
工作经历
1991-2002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2-2006 日本东北大学大学教育中心讲师、副教授 2006-今 南开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教授
教育经历
1985-1989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 本科 1989-1991 吉林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硕士 1998-2002 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学科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室 博士课程修了 1999-2002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 博士
专著: 1.《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1957—196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从再启蒙到文化批评——大江早期文学论》(日语),日本东北大学出版会,2007年2月 论文: 1.发自心底的无声呐喊——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浅析,《日语学习与研究》,1996年第2期 2.日中两国借用语比较研究(日语),中国赴日留学生预备学校《日语教育论文集》,1996年4月 3.论中岛敦的命运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优秀青年论文专集),1996年第2期 4.可怜身后识方干——写于宫泽贤治百年诞辰纪念之际,《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5期 5.中岛敦命运观之我见,《战后50年外国语言文学回顾与展望——吉林省外语学会论文集》,1997年9月 6.日语教育中文化意义的指导——以误用例分析为中心(日语),香港迅通出版社《中国日语教学研究文集》,1998年4月 7.谫论中岛敦对中国题材的撷取和演绎,《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1月第1期 8.日本明治前期与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学试比,《东北亚论坛》,1999年第2期 (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9期全文转载) 9.中岛敦与日本战时文学“艺术抵抗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0.挞伐邪教,探索灵魂拯救之路——大江健三郎的新作《空翻》,《外国文学动态》,2000 年第4期 (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直面人生不幸超越心灵炼狱——大江健三郎的《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外国文学名著赏析》所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2月 12.中国之于大江健三郎——以1960年的中国访问为中心,《文艺争鸣》,2001年第5期 13.大江健三郎与中国(日语),东京大学《比较文学·文化论集》,第19期(2002年3月) 14.从大江文学看日本战后文学的天皇制禁忌,《吉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5.从随笔看大江健三郎的战争观,《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1期 (中国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载入目录) 16.历史意识的追究文化批评的达成——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再论,《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1期 17.从战后启蒙到文化批评,《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18.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9.唤起“危险的感觉”——试析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中战后再启蒙意识的端倪,《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20.抒写人性觉醒,表现个体独立——试论作为启蒙文本的《饲育》和《拔芽击仔》,《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2期 21.中国对大江文学的接受(日语),东京大学《比较文学·文化论集》,第23期(2006年3月) 22.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的战后再启蒙意识——从《饲育》到《政治少年之死》,《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3. 文化批评的达成——《万延元年的足球队》论,《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4. 亚洲文学与世界文学,《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5. 《1Q84》中的非后现代因素——兼及村上春树的“新的现实主义”,《东方丛刊》,2010年第2期 (中国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当文学遭遇战争——对战争时期川端康成文学的一点考察,《东疆学刊》,2011年第1期 27.构建个性化文学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学苑出版社《日本语言文化研究》(第九辑),2012年4月 28.川端康成,高教版《外国文学史(东方卷)》所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29.大江健三郎,高教版《外国文学史(东方卷)》所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30.讲述“他者”,讲给“他者”——辻井乔《桃幻记》论,《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4期 (中国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31.他者认识视阈下的日本现当代文学研究——从形象学研究说开去, 2013年11月暨南大学“他者认识与日语教育、日本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纪念演讲
译文译著: 1.大江健三郎《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5月 2.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漓江出版社,1997年12月 3.《大江健三郎自选随笔集》(参与选题策划,并与大江先生商定篇目;第一译者;参与翻译7万字及全书最后校订),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8月 4.大江健三郎《“流泪人”的榆树》,《世界文学》,2000年第3期 5.大江健三郎《迟到的青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6.大江健三郎《广岛•冲绳札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7.《大江健三郎散文集》,香港天地图书出版,2002年12月 8.高桥源一郎《在博尔赫斯和纳巴克夫之间》,《外国文艺》,2004年第3期 9.辻井乔短篇小说集《桃幻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 10.岛村辉《个别与普遍----大江健三郎的远近法》,《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2002年国际会议论文集》, 2003年12月 11.姜尚中《丸山真男的“国家理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学术思想评论》第12辑 ,2004年12月 12.辻井乔短篇小说《李陵之墓》、《世事无常》、《发现者》(计4万字),《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4期 13.大江健三郎随笔专辑(共4篇,计4万字),《西部华语文学》,2008年第1期 14.大江健三郎文学演讲专辑(共3篇,计3万字),《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5. 辻井乔长篇小说《父亲的肖像》,作家出版社,2011年10月 16.黑古一夫《"3.11后的文学"再考:栗原贞子的文学及其在核文学中的作用》,《中日文化文学比较研究》,2014年8月 17.水田宗子《现代主义与“战后女性诗”的展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0月
文学访谈: 1.《大江健三郎访谈录:日本人是不是可以信赖?》,《南方周末》2000年9月21日(后为日本《留学生新闻连载》) 2.《大江健三郎访谈录:人类的未来与知识分子的责任》,新加坡《联合早报》,2000年10月20日 3.《大江健三郎访谈录:“新中国”印象记》,《南方周末》,2001年1月11日 4.《大江健三郎心中的鲁迅》,《文艺报》,2001年10月13日 文学随笔•评论: 《大江健三郎的读书生活》,《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27日 《与大江健三郎的近距离接触》,《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27日 《接触大江健三郎一家》,《光明日报》,2000年9月28日 《时代赋予主题——大江健三郎随笔》,《人民铁道》,2000年9月29日 《日本倾销“酷文化”》,《环球时报》,2004年12月24日 《那些先驱们》,《上海壹周》文艺版,2012年6月20日日本推理小说专刊
博士生课程: 日本近现代文论 日本文学史研究 日本近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 硕士生课程: 比较文学概论 日本近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翻译硕士(MTI)课程: 翻译学概论 高端演讲翻译 本科生课程: 日语精读6-1,6-2 日语泛读4-3,4-4 日本文学概况 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