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应邀来我院举办讲座

发布者:杨柳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219


(通讯员 李玉平)314上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良铮厅迎来了一场聚焦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建设的高端学术对话。

外国语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教学科研一体化外语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赵蓉晖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内涵与方略”的讲座。

讲座由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忠教授组织并主持,吸引来自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及公共外语教学部的近二十名教师及博士研究生参与。

赵蓉晖教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现任国家语委科研基地暨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级“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应用语言学中心主任。赵蓉晖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语言及语言学史,倡导“立足世界看语言,透过语言看世界”。

赵蓉晖教授立足知识社会学与传播学的双重视角,系统解构了国际话语权的理论内涵,分析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建构研究中存在话语权界定、评价维度和路径、学科分类引发的三大问题。例如,简单地将中国语言学置于“中-外”二元对立中,分析中只考虑用英文发表的成果,而忽略了“西方”内在的多样性。在理论建构层面,赵蓉晖教授指出学术界本质上是一种跨时空的知识共同体,学术话语权的本质是影响力,即知识在其中的传播效果;学术话语权的本质是知识共同体的影响力博弈,其核心在于跨时空的知识传播效能。赢得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涉及到信任感、吸引力、依赖感和服务性四个要素,可从认识和研究世界语言的宽度入手,提升信任感和吸引力;通过提高学术研究质量、研究素材的信息含量等方式提升依赖感;通过深度参与加强对国际语言生活的影响,提升中国语言学对学术共同体的影响。赵蓉晖教授的讲座以国际话语权建构的内涵为抓手,基于量化指标的对比,指出当前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屋建瓴,提出中国语言学国际话语权的建设方略。

在持续两小时的学术盛宴中,赵蓉晖教授不仅展现了对学科前沿的精准把握,更彰显了立足本土、对话全球的学术格局。问答环节,与会师生就她们在相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度探讨,赵蓉晖教授结合具体案例逐一解析,为青年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引。

本次讲座作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中国语言学国际传播战略的理论回应,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话语体系提供了创新思路。张文忠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赵蓉晖教授的研究实现了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有机统一,对推动中国语言学学科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